空调开着吧,费电;关了吧,人难受。公共建筑里,会议室冻得哆嗦,办公区又闷得冒汗——这种尴尬,您是不是也经常遇到?万林科技深耕建筑节能领域,通过创新的物联网暖通智控技术,直击传统空调温控不准、能耗浪费的痛点,实现真正的“按需供冷热”,让舒适与节能兼得。
一. 全域感知:让温度“看得见”
精准调控的前提是精准感知。物联网技术让建筑“长出”感知温湿度的神经末梢。
布设智能传感网络: 在建筑各关键区域(如办公区、会议室、走廊、设备机房等),部署大量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小巧灵活,安装便捷,无需复杂布线。
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传感器持续、实时地将所在位置的温度、湿度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如LoRaWAN, NB-IoT, Wi-Fi)传输回中央控制系统。
告别“盲调”: 传统空调往往依赖回风口或少数几个固定点的温度来控制整个大区域,感知非常片面。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则能提供全空间、多维度的实际环境数据,真实反映每个角落的冷暖需求。
二. 智能决策:让系统“会思考”
光有数据不够,关键是怎么用。万林科技的智控平台就是空调系统的“智慧大脑”。
1.数据汇聚与分析: 中央控制平台接收来自各处传感器的实时数据,结合建筑结构、人员活动规律、设备运行状态、甚至天气预报等信息。
2.精准设定与动态调整: 系统不再是简单地设定一个固定温度值。它能够:
(1)按区域差异化设定: 为不同功能区(如需要恒温的机房、人员密集的会议室、开放的办公区)设定个性化的温度目标值。
(2)按需动态调整: 根据实时采集的各区域实际温度,结合设定目标,动态计算出该区域此刻最合适的冷/热量需求。
(3)预测性调节: 结合历史数据和外部环境(如预测的日照强度变化、人员排班),在温度波动发生前进行预调节,维持稳定舒适。
3.优化运行策略: 平台还会综合建筑整体负荷、设备性能、电价时段等因素,制定全局最优的运行策略,比如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优先启动能效更高的主机,或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预冷/预热。
三. 精准执行:让设备“听指挥”
决策再好,执行不到位也是空谈。物联网技术让指令直达每台设备。
1.末端设备灵活调控: 在空调末端加装联网智能控制器。这些控制器接收来自中央平台的精确指令。
2.按需输出冷热量: 控制器精准调节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
(1)控制风机盘管的水阀开度、风速。
(2)精确调节VAV末端的风量。
(3)控制地暖分集水器各回路的流量。
主机群控优化: 中央平台根据建筑整体负荷需求变化,智能启停和调节冷水机组、锅炉、水泵、冷却塔等大型主机设备的运行台数和输出功率,避免“大马拉小车”或设备频繁启停造成的浪费。
四. 效果看得见:舒适提升,能耗下降
这套基于物联网的精准温控体系,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
1.舒适度显著提升: 各区域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消除冷热不均,人员体感舒适度大大提高,抱怨减少。
2.能耗有效降低: 避免了过冷过热、无效运行。按需供能,减少浪费。主机运行在高效区间,提升整体系统能效。综合节能效果通常可达15%-30%甚至更高。
3.管理更加智能: 远程实时监控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故障预警更及时。运行数据可追溯、可分析,为持续优化提供依据。运维人员工作量减轻。
4.延长设备寿命: 设备运行在更平稳、合理的工况下,减少了不必要的磨损和启停冲击,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万林科技的物联网暖通智控方案,不是简单的设备联网,让空调系统真正具备了“感知环境、理解需求、智慧响应”的能力。我们专注于用实战经验和技术实力,帮助客户在享受舒适环境的同时,实现空调能耗的显著下降,让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万林科技,让建筑暖通管理更智能、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