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以为,建筑节能主要是管空调、照明这些“耗能大户”,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似乎和节能关联不大。但实际在节能建筑里,电梯的节能改造确实和整体节能目标有直接关系。
一、电梯节能改造,为什么属于建筑节能的一部分?
1. 建筑节能是“整体账”,不是“单项分”
将“节能”的核心理念从单纯的“减少用能”上升到对“用能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减少浪费”上来,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大大降低了建筑的能耗,从而真正做到既使建筑的用能量尽可能少,又使建筑的用能效率尽可能高。尽管电梯的能耗并未像空调、照明那样占用了较大的比例,但作为我们日常高频的使用的设备,其长期的能耗的积累也就不可忽视了。如电梯的频繁启停、在待机状态下仍然保持高的功耗、载重时的效率也低等一系列的不良现象都将造成了大量的能源的浪费。随着对这些细节的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不难发现其对建筑的整体能耗都能“省出一笔”。
2. 电梯节能改造与建筑其他系统存在关联
节能建筑讲究“系统联动”,电梯的节能改造往往和其他系统相关联。比如,电梯的能耗数据可以接入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根据人流量调整运行策略(高峰期多开电梯,平峰期减少待机数量);或者结合照明系统,当电梯到达某层时,自动触发该层照明,避免能耗浪费。这种“协同优化”,正是建筑节能的深层逻辑。
二、万林科技如何看待电梯节能改造?
我们不会把电梯节能单独“拎出来”说,而是把它放在建筑整体节能的框架里。比如,在老旧建筑改造中,除了换更高效的空调、加保温层,也会对电梯进行升级——调整控制系统减少启停损耗、加装能量回馈装置(把电梯下降时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优化运行逻辑(根据楼层高度调整速度)。这些改造不需要大拆大建,但能让电梯的能耗降下来,和建筑其他节能措施一起,形成更高效的用能体系。
三、电梯节能改造,对用户有什么实际好处?
最直接的是“用能成本降低”。虽然电梯单台能耗不高,但整栋建筑如果有十几部电梯,一年下来节省的电费也很可观。其次是“使用体验提升”——改造后的电梯运行更平稳、响应更快,乘客等待时间缩短,舒适度提高。更重要的是,这符合节能建筑“绿色、低碳”的定位,无论是业主还是使用者,都能感受到“为环境减负”的参与感。
通过对节能建筑的电梯的高效的改造,不仅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是一件“小事”,更体现了对建筑的“精细化”的追求。唯有将每个用能的环节都纳入到优化的体系中,通过对技术的不断的优化和系统的协同性,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建筑“用能更高、用能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