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装空调时,带远程控制系统的机型往往比普通款贵一些,但很多学校纠结:多花的钱能不能通过管理成本省回来?远程控制到底能省多少精力?作为专注节能建筑解决方案的万林科技,我们从实际场景出发,聊聊远程控制如何帮高校“减负”。
一、人力成本
1. 日常巡检次数减少
没远程控制时,后勤人员每天要巡查所有教室、宿舍的空调状态——开关是否正确、温度是否合适、有没有异常声音。带远程控制后,管理员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看到所有空调的运行情况,不用逐间检查,巡检频率可从每天1次降到每周2-3次,人力投入减少至少30%。
2. 故障响应更快
普通空调故障只能等用户报修,或巡检时发现,可能已经影响使用。远程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测异常,比如压缩机过热、电压不稳等,一旦发现问题,系统自动推送提醒,后勤人员可第一时间联系维修,避免“小问题拖成大故障”,维修效率提升50%以上。
二、时间成本
1. 温度调整更灵活
高校教室、宿舍的空调使用时间差异大(比如教室白天用,宿舍晚上用),普通空调需要人工逐间开关、调温度。远程控制支持“分组管理”:可按楼层、区域设置定时开关机,比如上午8点自动开教室空调,下午5点自动关;宿舍区晚上10点调至26℃睡眠模式,全程无需手动操作,管理员每天能省下2-3小时调整时间。
2. 节能策略快速落地
节能建筑需要动态调整空调运行(比如根据天气调温度、避开用电高峰)。普通空调改策略要逐台设置,可能拖几天。远程控制支持“一键下发”:管理员在系统里调整参数(比如将所有教室温度从24℃改为26℃),所有空调同步执行,策略落地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时间成本几乎为零。
三、设备维护
1. 预防性维护提醒
远程控制系统能记录每台空调的运行数据,比如运行时长、能耗变化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系统可预测部件老化,提前推送“需保养”提醒。相比普通空调“坏了才修”,远程控制能让维护从“被动”变“主动”,设备突发故障率降低40%以上。
2. 寿命延长
频繁开关、长期高负荷运行会缩短空调寿命。远程控制能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整运行强度,减少部件磨损。长期看,带远程控制的空调寿命可比普通款延长2-3年,间接降低设备更换的总成本。
四、节能管理
1. 能耗数据实时看
普通空调只能看总电费,不知道哪台浪费电。远程控制系统能记录每台空调的实时能耗,管理员可随时查看:哪间教室空调忘关了?哪台宿舍空调温度调太低?通过精准定位,及时调整,避免“开一天空调整层楼”的无效用电,节能效果更直观。
2. 动态调整运行模式
而随季节的变换、天气的不同、建筑的使用情况的多样等都需要我们对空调的使用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才能真正的实现节能的目的。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如阴天就可适当将室内的温度提高一到两度,或者将节假日的部分区域的空调都关闭等一系列的调节都可大大降低了室内的空调的能耗。基于对“场景模式”的精准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能耗的自动化的调节就比人工的操作都要及时、也更为的精准,进一步降低了能耗的浪费。
空调系统选带远程控制系统的,初期投入可能比普通款高15%-25%,但通过减少人力巡检、提升故障响应效率、优化设备维护、精准控制能耗,长期看管理成本能节省30%以上。尤其对于高校这种“设备多、场景杂”的场景,远程控制不仅能“省人”,更能“省心”——管理员不用再满楼跑,系统自动帮你“盯”着。
万林科技建议,高校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带远程控制的机型,既提升管理效率,又助力节能建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