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作为保存了大量的重要历史文献和珍贵的档案资料宝贵场所,其所能维持的环境温湿度的稳定性就直接关系到档案长期的保存质量和完好度。根据国家标准,档案馆长期保存的温湿度标准要求严格:温度需稳定控制在14-24℃,日波动幅度≤±2℃;相对湿度需控制在45%~60%RH,日波动幅度≤±5%RH。然而,正是为了满足这些极高的舒适性和清洁性的标准,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较高的能耗问题。万林科技的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不仅能在确保档案保存环境达标的前提下实现明显的能源节约,而且也为档案馆管理者提供了兼顾档案的安全与运营的成本可行的解决方案。
解决档案馆高大空间内冷热不均问题的核心在于"让冷/热风精准送达目标区域"。万林科技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空间内温湿度场的均匀覆盖:
分层分区送风技术:采用下送上回主导方式,在档案架底部(距地0.5-1m)布置条缝型送风口,冷风以低速贴地水平扩散;在库房顶部(距顶0.5m)安装旋流风口辅助调节垂直温差
水平分区控制:将库房划分为多个温控区,每个区域独立配置电动风阀与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按需送风"
导流装置优化:在空调出风口加装可调角度导流板,强制气流沿档案架方向输送,减少横向扩散损失
万林科技构建了高精度环境调控系统,确保参数恒定:
三维空间布点监测:在库房顶部、中部、底部垂直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水平间距≤5m,形成网格化监测矩阵
AI算法动态调控: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史数据,预测负荷变化并提前调整设备运行状态
设备联动响应:当温湿度超出阈值时,系统在10秒内触发预警并自动启动调控设备

以满足档案长期保存的温湿度的基本标准为前提,通过对中央空调的技术,实现了较大的能源效率的提升。万林科技的解决方案表明,通过重构气流组织体系、部署智能控制系统和应用核心节能技术,档案馆可以在保障档案安全的同时,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实践案例证明,这类改造项目通常能实现30%以上的综合节能率,投资回收期合理,为管理者提供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选择。在“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背景下,公共机构的绿色转型也将以档案馆的节能改造为重要的着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