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央空调系统这一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入点的其节能改造已然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中央空调节能改造通过对运行中的系统进行科学评估,提出最佳节能解决方案,不仅能显著降低能耗(通常可节省20%-40%的能源消耗),还能延长设备寿命3-5年,提高经济效益。伴随“十四五”节能减排的综合工作方案的逐步实施,各地纷纷出台了针对中央空调相关的购置补贴的政策,对促进了中央空调的系统的升级改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导向不同,各省市在补贴标准、申请条件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差异,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在2025年新一轮的国家的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下,首次将中央空调也纳入了其补贴的范围,对一级的能效的产品都给予了15%-20%的补贴,对二级的能效的产品都给予了15%的补贴,每件最高也就只能给2000元,每位的消费者最多也就只能可补贴3台空调。这一政策为地方补贴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具体实施由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广东省:
深圳福田区对符合条件的智慧能源综合应用、节能改造等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全省范围内,个人购买中央空调可享受15%-20%的补贴,每件最高2000元,每人最多可补贴3件
特色:注重商业项目改造,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上海市:
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中央空调等12类产品给予15%-20%的补贴
普陀区对节能技改项目按节能量给予最高800元/吨标准煤的资助,单个项目最高80万元
特色:区分个人消费和企业改造,企业项目资助力度更大
北京市:
个人购买中央空调补贴15%-20%,每件不超过2000元,中央空调按套计为1件
大兴区对购买绿电的企业按0.01元/度给予补贴,年度最高50万元
特色:注重公共机构改造,70%以上政府机关需实施系统设备节能改造
江苏省:
将中央空调纳入17类补贴家电,给予15%-20%的补贴
苏州、昆山等地对绿色工厂建设给予10-20万元奖励
特色:补贴品类最广,达17类,不限制购买品类数量
浙江省:
嘉兴市对中央空调等12类产品给予15%-20%的补贴
慈溪市对节能改造项目按节能量给予300元/吨奖励,最高50万元
特色:注重分布式能源项目,对光伏项目给予发电量补助
补贴力度差异:
企业改造项目:广东最高500万元,上海最高80万元,北京最高200万元
个人消费补贴:普遍为15%-20%,但北京限制中央空调按套计算
申请条件差异:
广东、上海要求项目年节能量达到一定标准(如20吨标准煤)
浙江慈溪要求项目投资额30万元以上
个人消费补贴普遍要求能效等级证明
覆盖范围差异:
江苏补贴品类最广达17类
北京侧重公共机构和新能源项目
广东注重商业综合体和工业园区改造
实施方式差异:
上海采用"政企商联合"模式
浙江通过"浙里焕新"小程序申领
广东福田区打造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地方补贴政策呈现"国家定框架、地方出细则"的特点,各省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节能减排目标制定了差异化的补贴政策。从对比来看:
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北京)补贴力度更大,更注重商业项目和公共机构改造,资助上限可达数百万元。
产业密集地区(如江苏、浙江)补贴政策更细致,覆盖品类更广,并与地方产业政策相结合。
中西部地区(如四川、湖南)补贴标准相对统一,更侧重个人消费市场,每件补贴上限多为2000元。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进行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时,应重点关注:
所在地的具体补贴政策和申请条件
项目规模与补贴上限的匹配度
不同补贴政策的叠加可能性(如国家补贴+地方补贴)
申报材料的准备和审批流程
随着“双碳”的目标逐步的深入推进,我们就可以预计到未来对中央空调的节能改造的补贴政策将会越来越细化,对补贴的力度也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中央空调的从业者我们就要对相关的政策动态做到比较的密切的关注,及时的把握好改造的窗口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