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和"双碳"目标推动下,能源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根据数据,我国建筑的运行阶段的能源浪费就占了总的能耗20%-30%,而写字楼作为商业建筑的主要形态,其所占的能耗就达到了运营的25%以上。但随着现代办公的日益精细化,传统的依靠人工的抄表和经验的粗浅的判断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了这一切的需求。写字楼能源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实现了从"模糊估算"到"清晰可控"的能源管理变革,为打造高效用能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对数据的智能分层的全方位的整合,形成了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到应用的全过程的四大模块的完美的“数据闭环”,为写字楼的节能减排提供了可靠的依托。高精度智能传感器网络实现关键节点数据的精准监测,采集精度超98%。融合多种通信技术,实现高效云端/本地双通道传输。AI算法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解析能耗规律,识别异常。展示层结合可视化大屏、移动APP及Web平台,为管理者提供直观、便捷、及时的能源管理决策支持。
系统具备六大核心功能: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能耗报告、异常报警、节能减排和功能拓展。以某商业综合体为例,系统识别出三类典型浪费:照明过度浪费(地下车库白天全亮)、设备低效浪费(空调主机低负荷满功率运行)和跑冒滴漏浪费(日均浪费自来水8吨)。这些过去被忽视的细节,在系统的计量数据中变得清晰可辨。
写字楼能源监测系统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精准计量:实现从"总表计量"到"分项计量"的跨越。系统可细化到单台设备的能耗数据,如某医院通过系统发现检验科恒温培养箱因设定温度偏差2℃导致能耗增加18%,调整后单月节电3200度。
智能分析: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决策。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构建能效模型,自动识别异常能耗和节能潜力区。某写字楼将电梯能耗与使用频次关联分析,发现非高峰时段半数电梯空载运行,通过动态调度月节电1.2万度。
设备联动:通过打通空调、照明、储能等系统的控制接口,实现"按需供能"。某办公大楼应用智能照明控制方案后,照明能耗降低30%-40%;某酒店通过暖通空调优化控制,能耗降低20%-30%。
能源监测系统正成为绿色建筑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推出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出台,已将行业发展推进到了“从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新阶段,2022年市场规模达86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智慧楼宇管理系统占比也将超60%;同时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与AI的算法深度的应用将持续的提升系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