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商业建筑像写字楼、商场、酒店等为例,中央空调的能耗就占整个建筑能耗的40%以上还有可能更高,对能耗的浪费可想而知有多高。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还有一点:即如今的节能管理中,在非营业时间(如下班后的一两个小时),中央空调是否应提前关闭,成为节能管理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策略,在不影响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去降低能源消耗。而“下班后是否要提前关闭中央空调”这一行为,也是节能策略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但是很多人会认为,提前关闭中央空调可能会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变大,会造成影响员工或顾客体验。但是实际上,建筑本身就具备有一定的“热惯性”或“冷惯性”,也就是说,即使关闭了空调系统,室内温度也不会立即发生大的变化。在合理的利用这一特性,也是节能改造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建筑运行过程中,即使中央空调已经关闭了,建筑的结构(如墙体、地板、家具等)仍会保留着一部分热量或冷量。这一种现象被称为“余热”或“余冷”。
白天制冷:白天室内空调运行,室内结构吸收冷量,形成“冷惯性”;
晚上关闭后:这些所储的冷量也就缓缓地释放出来,能维持室内的温度一段时间;
夜间加热:反之,在冬季供暖后,建筑结构也会储存热量,形成“热惯性”。
通过对中央空调的节能改造,我们不仅可以将其升级为智能的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对历史的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时的精准的预测模型,得出空调最合理的“关机”时机,从而最大限度地节能降低了空调的运行成本。例如:
在下班前30分钟停止供冷,依靠余冷维持舒适;
在早晨上班前30分钟启动空调,避免过早运行浪费能源;
不仅能有效地降低空调的电能消耗手段,还能通过对空调的合理调度,使其不时的开启,延长了空调的寿命,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许多商业建筑仍然采用“固定时间开关”模式:
下班后继续运行1-2小时,避免员工抱怨;
早上提前2小时开机预冷/预热;
缺乏对建筑热惯性的动态感知。
这一种做法虽然看似很稳妥,但实际上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且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和实际需求。
以万林科技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为依托,提出了以“智能感知+动态控制”为核心的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的中央空调的节能改造的新思路新方案:
智能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人流密度等数据;
AI预测算法:根据对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进行预测建筑的热负荷变化;
动态启停控制:在保障舒适的条件下,可实现提前关闭与延后开启;
远程运维平台:并且支持远程监控与调整,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的万林科技不仅为客户带来了平均的20%-30%的惊人的节能效果,更有部分的项目的节能率都能超越40%的惊人之处!
某写字楼18:00的下班时间,但空调直至20:00才将之关闭,这也就造成了空调长时间的不必要的工作,严重的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但通过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后,万林科技将其关闭时间提前至18:30,利用建筑余冷维持室内温度至20:00。此举每年节省电费约15万元。
大型商场的人流高峰通常出现在周末和夜晚时段,针对这一特点,万林科技专门为商场制定了"分时段调控方案":具体来说,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的下午时段,会提前关闭部分区域的空调系统;而到了周末,则会根据实际客流情况灵活调整空调运行。对其精细的管理力所带来的节能效果,商场的能耗可节省了32%的资源。
酒店在白天大多数客房都是空置的状态,传统空调系统仍持续运行。万林科技引入“按需供冷”的机制,在有客人入住时启动空调,大幅降低了基础能耗。
伴随国家对“双碳”的战略目标的逐步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已逐渐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空调作为能耗最大的“大户”却隐含了巨大的节能潜力。借助对余热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对余冷利用,将空调的提前关闭与延迟的启动巧妙的结合起来,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的降低。
始终以“为用户提供最专业、高效、可持续的中央空调的节能改造服务”为己的使命感和不懈的追求,通过节能改造的力量为广大商业建筑的绿色发展的道路开辟了宽广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