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大型商业建筑、写字楼的核心能耗设备的中央空调,其能耗往往都占建筑的总能耗的30%-50%甚至更高。传统中央空调都是依赖固定的阈值来控制,容易导致“过度制冷/制热”或“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能源浪费都非常显著。最近这些年,物联网(IoT)技术日益成熟,这也给中央空调的节能改造开辟了新路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收集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数据,再借助云端进行深入分析和动态调整,如此一来,就能让中央空调的控制方式从依赖“经验”转变为依靠“数据驱动”。本篇文将围绕传感器部署、数据采集技术,以及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的具体实践展开探讨。
然而,传统的通过“定时开关”或简单的“温度阈值”的控制方式就难以真正地将空调的开关、取暖的节制等顺应起到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区域的人员的流动的需求。通过部署物联网传感器(如温度、湿度、CO₂浓度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室内环境参数及人员密度数据。比如说,在办公室这样的场景下,传感器能够察觉到会议室里没人时温度的变化,然后自动对空调的运行模式做出调整;而在商场里呢,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识别出客流的高峰时段,进而动态地调整制冷的强度。
通过数据采集之后,通过MQTT协议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再存储于时序数据库中。通过云端的算法可根据历史的数据与实时需求,生成最优温度曲线(如“上班前30分钟启动预冷”),并通过IoT小程序或控制面板实时下发指令至空调主机,实现“按需供冷/供热”,达到降低无效能耗。
如果中央空调的核心部件如压缩机、风机等都出了问题不仅仅会给我们带来停机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因为长期的高温、过高的压力等一系列的不良的工作状态,让这台设备的老化的速度都要大大地加快了。通过在关键部件上部署振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振动异常可能预示轴承磨损,电流突增可能提示电机过载,温度超阈值可能反映散热系统故障。
通过巧妙的将NB-IoT的长连接的特性充分的发挥, 将传感器的数据的上传频率尽量的降低(如每小时只将数据上传一次),从而大大避免了由于频繁的通信而导致的电量的消耗的问题。云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析设备状态趋势(如“压缩机振动值月均增长5%”),提前预警潜在故障,指导运维人员及时更换部件或调整运行参数,减少停机损失与维护成本。
但传统的能耗统计仅能为我们提供“总用电量”的宏观的数据,对于具体的设备的能耗的浪费的哪一环节都无法得以准确的定位。通过部署能源计量传感器(如电表、水表、冷量表),可采集空调主机、冷却塔、水泵等子系统的实时能耗数据,并结合环境参数(如室外温度、湿度)与人员活动数据(如会议室使用时段),建立“能耗-环境-行为”的关联模型。
比如说,经过分析发现,“在夜间没有人的时间段里,冷却塔依旧按照80%的功率在运行”,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对运行模式进行调整(像是切换到“待机模式”这种操作)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又或者能发现“在高温天气的情况下,空调的制冷效率会下降15%”,然后据此对冷凝器的清洗计划进行优化,或者增添一些辅助散热的设备。节能的这层层精细化的分析,管理者才能将其转化为更加科学的节能策略,从而初步实现了10%-20%的年节能率的目标。
由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复杂(尤其是多联机的、风管机的广泛的分布等)以及部分区域的(如地下车库、高层的机房等)对信号的覆盖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对传感器的数据的丢失或延迟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解决方案:采用NB-IoT与Mesh网络结合的组网方式。借助NB-IoT的长距离、低功耗的基础数据的传输(如设备的状态等),同时又通过Mesh网络(如通过智能的灯泡、插座等设备的中继)来弥补了NB-IoT在室内的短距离的覆盖的不足,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传感器的数据的“不掉线”的可靠性。例如,某商业综合体中央空调改造中,通过Mesh网络将地下二层的传感器覆盖率从70%提升至95%。
中央空调设备品牌多样(如格力、大金、开利),传感器需适配Modbus、BACnet等多种通信协议,数据格式不统一,整合难度大。
解决方案:采用标准化IoT网关就像“翻译官”。通过内置的高效的协议转换模块,将各类设备的特有的私有协议的数据都统一的转换为MQTT等一系列的公有协议从而实现了各类设备的数据的统一的上传至云端。同时,通过定义“设备标签”(如“空调主机-01”“冷却塔-02”),实现数据的分类存储与快速检索。某酒店改造案例中,通过网关整合后,数据整合效率提升60%。
但由于传感器所采集的诸如人员的密度、室内的温度等环境数据都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对其的防范不仅仅要防范其数据的泄露外,还要防范其可能的恶意的攻击和篡改等。
解决方案:采用“端-管-云”三级安全防护。终端传感器通过AES加密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TLS协议加密通道;云端部署防火墙与访问控制(如仅允许授权过的IP查询数据)。某企业改造后,数据泄露风险降低90%。
依托于对传感器的部署以及对数据的高效的采集,中央空调的物联网的改造就将从传统的“经验的控制”逐步的向“数据的驱动”迈进。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降低无效能耗,通过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损失,通过精细化分析优化资源分配。尽管面临着覆盖的难以统一、兼容性的问题以及安全的长期隐患等一系列的挑战,但NB-IoT的兴起、Mesh网络的逐步成熟以及标准的网关的应用等也已逐步地破解了这一系列的难题。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中央空调IoT改造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据测算,典型商业建筑改造后,年综合运营成本可降低15%-25%,投资回报周期约3-5年。未来,随着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融合。